|
|
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家长加入到“陪读”的队伍中,可陪读绝非简单事情。
$ Q Z5 y7 K9 V有些家长确实陪在孩子身边,但盯着手机的时间远多于看着孩子的时间。
4 ^ k0 @& I# O8 g有些家长却紧紧盯着孩子,毫不放松,逼得孩子喘不过气。
! M$ h% E) n- ]( u8 K现在的“陪读”,是为了将来的“不陪”。小学阶段,家长“陪读”不是形式主义,而是抓好习惯!
* i- K7 C- q( T. i
, n& b* K. l0 g; b2 _
1 X% @* w( I9 ]. }* |/ N
1写作业前有“三问”' E/ K( Q9 O) G) \$ X
要是让孩子一回家就坐下来写作业,孩子肯定做不到。
. R2 @6 M7 w: h: `3 T( T7 b毕竟学了一整天,孩子已经很累了,只想好好休息和玩耍。
2 |7 R/ b0 @: O; c6 y6 V# X- r7 e% e3 x# ^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恢复精力完成学习,家长应该抽时间和孩子简单地聊一聊
3 X' H' {' `6 t8 g. z这样做既能帮助孩子放松,又能让孩子做好写作业前的准备。第一问:今天都学了哪些知识?
1 p2 o& y& ^4 m8 m孩子对于课堂的记忆是短暂的,可能放学前已经忘了今天学了什么,所以在写作业前要重新回顾。7 W. O1 w1 ^6 `4 c8 q8 H
通过提问帮助孩子梳理新学的知识,看看孩子是否真的掌握了。
: T( M. V3 t( p" m5 A' `如果发现孩子有不懂的地方,可以结合书本帮助孩子加深理解。" C" U! {: C. ?- t
第二问:觉得今天哪一科的作业最难?
* _ r& c$ \) M# {9 V写作业也是有技巧的,应该把难的、多的作业先做,简单的、少的放在后面。
) g! t0 `" e4 O% n" L: Y6 k孩子毕竟还不懂得如何规划学习,家长就要有意识帮助孩子安排,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2 b3 V( w7 i* o第三问:课本、作业本、学习用具都准备好了吗?+ P" E5 k; V6 V% q5 T! t
告诉孩子,写作业是有仪式感的。
) X) l# V0 G3 y# `0 Z写作业前,将课本和作业本都准备好,将学习用具都摆放整齐,之后就不会为了找东西而打断学习。- W; o- [/ d9 |# j: q% D5 C
, @7 e6 a* X+ ^1 k. r) u: M( `
2督促作业有“三看”
+ c7 K. x3 u5 {8 a1 I写作业慢腾腾,太磨蹭,不专心,几乎是所有孩子的通病。5 L: v% {, i, `2 E' K. g9 Y% T5 h
不管家长怎么说,如何管,孩子的坏毛病始终改不过来,让家长非常发愁。! p$ D& v4 r# S( n. H
其实,家长该如何督促孩子写作业,也是一门学问。
8 B7 ?! J' J9 P$ Q0 [, [不能不顾不管,也不能管得太过,最正确的方式是:家长做好“旁观者”。
0 }0 O2 U K. a( u9 i1 ^看孩子的专注程度。
, a# j, j( @* h( |$ ?: I% j/ e心理学上有一个“100%理论”,是说如果父母有20%不做,孩子就能完成20%,如果父母有80%不做,孩子就能做好80%。( m t4 y; `9 d
为了避免孩子太依赖父母,我们不能过度干预。
2 n7 @: ^& f! T9 R当孩子专注于学习时,不要打扰他;当孩子开始分神时,要提醒孩子集中精神。
; Z U2 L- C' t6 T以鼓励为主,适当提醒,孩子会学得更愉悦。! I# m5 g+ _9 a2 @& z2 o( d0 C7 p& E
看孩子的写字姿势。# }5 {: L0 }- d7 O
低年级是孩子形成写字姿势的时候,每次写作业前,家长最好强调一遍写字姿势。2 L1 [/ L! g0 V- N: B5 `( y" Y" X/ _
发现孩子趴着学习时要及时矫正,避免孩子养成坏习惯。0 s% H) L5 t F" E. L& M9 E
看孩子的做题习惯。* ]6 s9 d/ P Y7 E' C) n/ E
很多孩子写作业慢,不仅是因为磨蹭,也有可能是追求完美的“橡皮综合症”。6 z# X3 v' W! `5 E
要多关注孩子平时学习的习惯,及时指出他的问题并加以指正,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% e8 _" ?+ d$ \" o/ t# W
% D7 X0 U. z6 g) J$ g# D4 T9 O$ R
% M+ @- {' U3 C+ N. b3检查作业有“三不”9 }, k1 w: a1 M) P
负责任的家长,在每次孩子做完作业后都会给他检查作业。; Q; N# M$ V% [5 z( N- s6 _; Q% O
然而每次检查都在刷新家长的承受底线,孩子错漏百出的作业,总是让家长哭笑不得。
1 x& B4 d4 q# g/ O' {( f, n7 s所以家长往往有这两个困惑:
3 N3 G: ^* Q' z4 i( W: U我到底该不该给孩子检查作业?; i* i- q1 t* m5 J3 _5 u& L
发现错误后,我要如何帮他订正?2 Q; _' @. A, H5 _3 h
检查作业有“三不”,比起直接代劳,家长的引导更为重要。
. d E; _* {( K. w不要指出具体的错误。
0 N' _9 U( f' Q, {检查作业应该尽早,趁着孩子刚写完作业还有记忆,就要帮他查漏补缺,巩固知识。0 f+ {- S- j/ l0 J! I; N* x5 g4 P
但不能直接指出错误,要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。 q+ `9 t/ }/ m6 o
可以指出大概的范围,让孩子再次复习后自己找出问题,并加以改正。3 i) ~( Z$ l* j
不要直接帮助他改错。
, X2 H( O3 Y1 e, ?家长帮助孩子改错,就是掩盖了孩子在学习上的问题,该不懂的还是不懂。" p3 y1 F* _( N' \* l0 | Y& r6 R; b+ q
如果孩子确实不会,家长做出相应的辅导和点拨,也是很有必要的。
- n; X" q* a, n3 @, Y不要一味地打击孩子。
7 F) R# F1 Y" }* k孩子的学习成绩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,如果父母习惯了打击与打骂,只会让孩子丧失学习的信心与动力。8 E/ R/ n& H) D1 O0 e' x! b/ i4 i
比起打击,鼓励更重要。
$ j" m7 T; ]5 ~$ r9 g( w; ^+ H5 k做父母的要有耐心,只要孩子每天都有一点进步,就是值得高兴与称赞的事。
) v' l- J' v { \# F. H1 X- {* F6 e' H0 C3 u* D# u( i) O
4提醒学习有“三多”! {2 P" c e, n: G; J6 \
经常有老师强调“5+2=0”这种现象。
' r7 N9 m0 E) a0 P+ {是指孩子在校学习5天,不仅掌握了知识,还收获了好习惯,没想到回家2天,就全都丢光了。# o' f6 i" u% V# b+ [
家庭教育不给力,学校教育再用力也没用。0 z) w1 s; O$ c; ?' i- X
孩子的成才离不开父母的教育,特别是在学习这件事上,父母越花心思,孩子学得越顺利。
* Z. Y1 y& [# i; _多提醒孩子明确目标。7 A) y: g! s( F, s
小孩子其实没有学习兴趣,也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,所以他们学得很麻木,成绩也很差。. y [) M& Y3 f4 j
我们能给孩子打下最好的学习基础,就是让他带着目的和目标来学习。
$ }( s6 J7 e3 n% l$ J% S$ q; Q刚开始时我们可以设置外部动力,通过奖励,让孩子达成学业进步的目标。
/ b3 @* C: y; |5 f然后再逐步让孩子明白学习的意义,让他知道是为了自己、为了未来而努力读书,发展孩子对于学习的内部动力。
: c7 @. y H% n- t: [% F" V多提醒孩子预习复习。& v4 C; N* [* W. ^, W' X8 d2 h
学习过程中两个很重要的学习习惯是:课前要预习,课后要复习。% m3 G1 r( ?: ~6 D0 `# | A
光听课是没用的,孩子一定要带着问题听课,才能听得懂;课后及时复习,才能真正掌握知识。
; e" q, E8 b! ~* u$ R7 r多提醒孩子劳逸结合。
1 S- E" p, e9 B对于孩子来说,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,常常因为怕吃苦而想放弃。
( f% R. ?1 T1 e2 k7 f为了改变孩子这种消极的心态,我们要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,最好的方法就是劳逸结合。9 {' t( |8 w0 W0 q+ K1 Z
让孩子在玩中学,在学中玩,真正培养起对学习的兴趣,真正学有所成。3 T7 L! a" ~7 o' F* h; M: q- B" o- I- A
7 |8 q% \; ~0 e* i0 H% U: ?) e5陪伴教育有“三到”# ]. C9 g4 f2 c4 f6 s( K' q& P
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先生说过:家庭教育有三个关键——陪伴、阅读、习惯。# F/ U' A! Z) a4 s
其中,陪伴排在首位。
0 C5 Y" D/ Y) N有了陪伴,孩子才能在亲子阅读中获益匪浅;
2 @9 C! b$ O& U+ a有了陪伴,孩子才能在督促下更好养成习惯。
% T8 X0 H C+ V4 o) S父母的陪伴,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。该如何陪伴,无非做好“三到”:1 o3 g( Q/ r. P" d3 E$ Y4 i4 u( d
第一到:口到。
* f& S% l) ?/ Q4 y' j G: G6 u6 x4 A爱孩子,是需要表达出来的,特别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。
. O: y/ P" }; l: l) b9 w& a4 y; @ y' D有研究发现,大方表达爱的家庭,亲子关系会更和睦、更紧密。( R( o. I. Y( F2 R K/ T( M
孩子还小,我们不能指望他百分百理解我们的意思,所以该说的话要大方说出来,该提的要求要具体明确地提出来。( g- U8 @/ b1 ]
不要怪孩子做不到,有时候是我们没说清楚。
O% d# o9 j2 x第二到:身到。) Y; \' Q- e" K6 o" [! P; {
当然,教育孩子不能靠一味的说教。苦口婆心的说教,始终比不上父母的言传身教。% n8 |- h# M( j+ J, u, Y3 X! P( ?( X7 {% S
父母是如何工作,如何生活,如何为人处世,如何追求梦想的,都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、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1 @ Q: N. {, v- E: ~ v陪伴孩子不是说说而已,率先垂范才是最好的教育。
( `: R0 i! F4 b' J2 P ~第三到:心到。
7 N A# J* _ H R) [3 ^- h3 S! ~董卿说过: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你选择了赚钱,不去管教孩子。等孩子长大了,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,都抵不过他败家一年。" V. x* X5 S) e& I2 l& ~
对于孩子来说,他们需要的不是金钱与物质,只是父母简单的陪伴。
% u# f( ?; `; _$ v, O, z$ e陪伴孩子要用心,学会倾听,学会理解,学会交流。
0 L. P* d3 U# T% l% P$ f4 O% f孩子最信任的就是父母,我们也要给孩子最有价值的教育,做孩子最好的良师益友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