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为父母时,面对眼前那个嗷嗷啼哭的小生命,我们常常慌乱了手脚,不知该怎样才能照顾好这个小家伙。$ l/ k* s: q% g1 h9 V; I
我们向生育过宝宝的“过来人”请教,向各个育儿专家咨询,向各门各派的育儿理念学习,吸收来自网络和朋友圈的“育儿经”。9 a, e/ i. n2 e
然而,不加鉴别地吸收五花八门的“育儿经”,不仅会让我们更加混乱,还会误导我们的育儿实践,对宝宝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影响。 . E4 ~4 b2 m6 T5 m; e7 e今天我们就列举几个被大家津津乐道的“育儿经”,看看它们到底是对还是错?( G. a7 Z S f# Q
0 `# ?: ?- i7 q; l% q: J+ {摇晃宝宝更容易入睡? * |4 J3 P0 l" M. J. [, Q& q“宝宝哭闹不肯睡觉时,唯一能搞定他的办法就是抱起来满屋子边走边摇晃,过不了一会就能睡着。但只要一把他放到床上,立马就会醒过来哭闹,无奈之下,我只能一直这样抱着摇晃,他才能乖乖睡个好觉。” 8 A0 M- U( a/ A/ \嗯,这样把你摇的晕晕乎乎的,你也能“睡着”。而小宝宝的大脑和颈部肌肉发育尚不成熟,摇晃的力度过大,可能会对宝宝的大脑和颈椎造成伤害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摇晃综合征”(SBS)。 . Q- ^% o5 W5 {# V& f t/ B
' ~# a4 b1 o" o" y; v 正解:# ?- k8 x" R5 T5 f$ u/ k: o
其实宝宝困了自然会睡,大人选择摇晃的方式让他入睡,不但容易误伤宝宝,还可能养成宝宝依赖抱睡或摇睡的习惯,不利于锻炼他自主入睡的能力、。 - F) H; Y, s2 ^1 L) h u家长应该帮助宝宝建立一套睡前程序,例如洗澡、讲故事、拉上窗帘、调暗灯光等等,让宝宝在完成这些睡前程序时,就逐渐意识到该睡觉了。习惯养成了,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健康的睡眠规律,并实现自主入睡了。/ n8 x& h0 V# 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