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国的父母太宠爱孩子了,总是充当着闹钟的角色,保姆的角色,一遍遍的叫孩子起床,给他们做好饭,让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。可是父母都忘了:孩子,我不欠你的。
7 I! r0 }( n2 g# Y) M9 I9 Y5 F, q有一次听楼上的张阿姨来家里做客时,给我的妈妈抱怨道:有一次她生病了,早上叫孩子起床之后,她给了他一些钱,让他自己去买早餐,并让他自己去上学。孩子洗好脸,刷好牙,折腾了一会儿,临出门时,又跑到她的床边,不高兴地说:“妈妈,你怎么忘了往我水瓶里装水呢?”孩子脸上忿忿不满的神情深深地刺痛着她,可她还是尽量温和地对孩子说:“你自己去饮水机里装些水去吧,妈妈忘了……”孩子尽管最后还是自己去了,可嘴里却不停地嘟囔着,很不高兴。
- R* G3 F3 a0 n张阿姨说着说着就哭了,她说没想到的是,自己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,为了给孩子吃的有营养,希望他的身体健康,每天变着花样的做早餐,买最新鲜的蔬菜,……可当自己的身体熬不住的时候,做的这些并没有换来孩子的一丝安慰和关怀,而是因为身体不适,得到孩子的厌烦,张阿姨心被孩子狠狠的伤到了。6 c" N& G, F* I: R8 N+ v9 j" X2 Q4 f# W
, q4 `, I) @9 L9 w6 N% l作为父母,总是为孩子做的太多,尽了心,尽了力,不求太多的回报,可是这份恩情渐渐被时光碾碎,散落在风中,从来不曾温暖父母。 A+ Z7 M0 a. Q- X
一、只懂得付出的父母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?
1 d' ]5 k$ g) V% R( F9 a( n1.被孩子嫌弃 K7 Z) O: W- H: k' N
曾经听过一个故事,一个孩子他的成绩总考第一,才艺出类拔萃。然而,就是如此优秀的孩子。竟因觉得自己优秀而嫌弃父母。真实上演了一幕“狗嫌家贫,儿嫌母丑”的闹剧。“我努力优秀,是为了早日脱离无知无能的原生家庭。”这是这位考第一孩子的价值追求。这位考试总第一、才艺出众的小男孩,被父母捧在手里,放在心尖儿上,时常还会晒在朋友圈里。父母付出了自己能给的最好的,却被自己的孩子所嫌弃。
; v& c) L6 G6 q2 ?3 N) Y! ^2.自理能力变差
; Q; I+ F. q4 g* k1 N: M* ]9 q0 U父母付出太多,事事包办,会导致孩子的自理能力变差,但自理能力不管对孩子还是对成人来说,都是非常重要的,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。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,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、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,对孩子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。
, k) i% Z* _! U6 S' E0 W9 g3.不懂得感恩* W" `# a; c. j. s' F- W" |
中国式父母往往以孩子为中心,为孩子付出了太多,习惯包办孩子的大小琐事,却忘了孩子有学习爱与给予的权利。你的爱太过浓密,却错过了让孩子学习感恩的机会,付出越多的父母,越容易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,往往养不出感恩的孩子。
1 e1 ^5 ]- p6 }我的姑姑家经济条件一般,两口子平时很节俭,但是对他们的儿子却很大方,只要儿子想要的东西就是砸锅卖铁也给他买。姑姑常挂在嘴边的是“再苦不能苦孩子”。
) {' p- M4 g- i6 r, a0 h
8 i( E7 l, Q7 s" {7 n+ h# |这样的孩子常常寒了父母的心,但身为父母心寒归心寒,又不能放手不管,对自己最亲的人都是这个样子,更不要说以后长大了,到了别的生活环境里对别人这样,所以,让孩子怀有一颗感恩的心,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0 c5 g- b! ^) [5 O二、教会孩子感恩的必要性. H4 I8 B. k1 e
1、懂得感恩就等于有同情心- d3 o7 o3 a7 S, _/ N$ S
感恩是道德的基石,它是一种能制止暴力和残酷行为的强烈感情,是一种能激励我们善良待人的强烈感情。同情心是指当他人痛苦和不幸之时,我们能够将心比心,感受和理解别人的不幸与痛苦。这样的人,绝对不会是个无情无义的人,这样的人又能做出来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呢?6 a# `, i2 K/ N; g
2、人性的反应! j& n+ H! } _) ~% M5 p6 F* O
一个人的感恩之心是可以作为这个人人性的反应的,一个人的人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一生。孩子学会感恩之后,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,要知道躬身弯腰伸出援助之手;学会感恩,要有奉献精神,无论做什么事,应以“公”为先,做一个大公无私、乐于奉献的人。3 U' D5 B* L. O0 C$ M; u0 Y
3、态度影响行动
2 j9 b8 Q6 i' T! m1 X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,便会将感恩化为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,实践于生活中。感恩这种和善的处世哲学,将会是一个人生活阳光明媚的支点,生活阳光的人,内心总不会太阴暗。
5 ^. \( }5 \# t8 |1 n% ~
$ ~- M" Q* L& G; K. R1 e时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,不管是对孩子当下的言行,还是以后的成长历程来说,都是非常好的,仅仅就拿作为家庭的一员来说,如果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,当爸爸妈妈的其实是非常欣慰和幸福的。, d9 W1 ~; k' b0 d% H( m
三、如何让孩子懂得感恩,拒做“白眼狼”
, g% u5 Z; h# u1 J( _1、让孩子分担一些家务
6 E( ^4 b9 w* A* N% C: y) s2 q我们可以让孩子给长辈倒水、端水,我们可以让孩子端饭、洗锅,我们可以让孩子拖地、整理自己的房间等等。只有把感恩教育融入这些一事一物中去,孩子才不会感到被支配、被控制的压抑,感恩教育也才不会显得别别扭扭,感恩教育也才会一点一滴地走进孩子的心中去。
! |. N/ `% U9 I' c( j2、巧妙启发9 m2 t0 E% }7 i$ q- c2 k
比较典型的的节日如母亲节、父亲节、中秋节、春节等,这些节日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绝佳机会。家长不应当放弃。家长应当利用这类节日的特定内涵、习俗,巧妙地启发孩子,或干脆直截了当地要求孩子用不同的形式向长辈问好、祝福或表达感恩之情。' I; t8 j6 E8 S8 I- \
3、阅读教育
0 M0 W2 |) ~# B8 i2 J" V% u要想使孩子最终拥有一颗感恩的心,读书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。孩子一旦喜欢上读书了,他的精神世界就会丰富起来,他的精神生命就会不断地成长起来,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多建立一些亲子共读的时间,既增加了孩子的阅读量,又亲密了亲子关系,何乐而不为呢?
2 J8 v* F0 H7 p4 ]& o% G+ v
8 U2 t: o- y4 b7 C! o; r- ~
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,他会感激别人替他所做的,珍惜他得到的一切,觉得拥有眼前的一切既快乐又幸福。做父母的要谨记:如果你不想将孩子培养成“白眼狼”,那就千万不要替孩子做太多,不要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,要去教导孩子懂得感恩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