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01有一个可以被接纳的环境( j( S+ F5 @( i: E
从心理需求角度来说,安全感的满足与归属感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需要,也是最重要的。
5 ^" b# k& B0 P8 b6 ^9 E9 E有一个被接纳的环境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欢迎的,被接纳的、被认可的,这样就会增加他们的安全感,让他们有归属感。
6 R {3 D% A' @6 K而这个环境中,孩子最需要的是家庭环境的接纳,其次,才是外界集体的接纳。
, X3 U( X( \7 U. X8 T# G' h- E; M5 z2 D
02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非学校群体
2 P, g! a8 o& O) h& o/ {为什么是非学校群体?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,在学校的评价标准是单一的。% e7 e5 Y6 Z. X& e6 Z, l
而非学校群体的评价标准和学校是有区别的,假设一个孩子的成绩并不出色,但他的团队合作能力非常强,那孩子在这个群体里会得到认可。" V5 d; S! l) q
而拥有属于自己的非学校群体,也可以避免让孩子在单一评价环境里长大,孩子需要知道,自己闪光的地方和与众不同的特点。
$ d J% E2 P9 a V' g$ ~. O& x' P0 G
) e, Y J* q5 m# V0 {03有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环境; _( m+ N& }$ y& s5 m( C
随着年龄段的增加,孩子的秘密越来越多,因为他们很清楚父母的期待值,因而很多话不愿意说给父母听。% i1 ^' v7 \: t8 |1 N3 n
所以就需要有一个让孩子可以畅所欲言的环境,说说他们的心里话,尤其是爸爸妈妈认为不好的地方。这样的环境可以帮助孩子完成独立思考和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。5 u: N" J3 I- i5 M& w5 Z
这样的环境可能不是家庭的环境,因为孩子们很在意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形象。
/ R4 H1 Y M* t, O; H/ U
( z! |5 ]. A \5 {& @% U: H. Q8 |
: e; s) ~& ` K6 ?& @) _; M04有自己的精神导师" x; i' T4 s; n0 k) l3 J8 m9 @ Q
孩子在6-12岁的这个年龄阶段,特别是10岁以后,他需要一个精神上的引领者。- _ B. G7 S5 `* V
能够陪伴孩子长大,和孩子和他一起探讨未来,探询自己想要什么,为什么?该如何做?能够给到孩子建议或提示。6 @" Z. k& z5 X3 f
这个导师可以是父母,可以是老师,也可以是家庭里的一个成员,也可以是专业人士。& k" N+ j- P( V/ |- d0 J8 m h; e
& j% ]3 ^& C, Q( `" A/ \# Q1 z) |05有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
: V$ P: g( ?" U3 Q% R; Q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慢慢的建立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。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给到回应,也可以经常问孩子“为什么”,这样我们就会知道他做某一种决定的原因,甚至和他一起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/ h3 \+ Q8 v5 s: H$ i; y6 b" K; d& o
06有不断探索自己的经历
& q4 n4 g) I3 w, C2 t我们这一生都在探寻的问题是:我是谁?我想要什么?我喜欢什么?
; @% O# O! _1 E k& _$ J+ A我们会看到,幸福感强的人,不会去追求内心不渴望、但别人却强加于自己的东西。
3 r5 U! h8 L0 F- ~1 u: Y现在社会中大部分人想要的,通常是这个社会想要我们去要的,而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。
2 e- Q/ V& s- F/ r. I! n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会让自己很迷茫,特别是青春期之后的孩子,会在这样的思想状态中迷失,而出现各种行为问题。
! D Q& b+ j8 c/ D: p* J那对于父母来说,要怎么做呢?最好的一个方式是问为什么,通过不断的提问与思考,去满足孩子不断探索自己的需求。
0 b2 p' Z7 m( \' Y, \人最大的幸福,来自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并实现它!% M5 u3 E7 D, I6 r' f) [
% V4 r9 Y& [3 G: p: q07有完成阅读“厚”书的经历
, Z# W! i& L( S1 G! D5 L关于“阅读”,孩子从小积累,到了五、六年级,特别是六年级以上的的时候,他们需要有这样一种阅读经历,自己要完成对一本“厚”书的阅读。7 e# E3 \/ `' N, x* S
一是标志着他的阅读能力已经达到可以整整阅读完一本大部头的书;
- E6 W& A% i) K+ t* f: d二是标志着他的大脑体能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,可以更好的有效的学习,即可以静下来学习;' v/ p+ b' `% e+ w4 S3 J1 x
三是他可以把阅读变成一个长时间的工作了。, l/ Q5 a; p: Y+ Z J# Z3 A
因此,让孩子有长周期的阅读经历,对孩子来说是有价值的。$ V" R* c. Q9 Y% {* R; i- a
" m7 P7 y. h$ u* j% k6 F
08有制定目标、计划并实现的经历* @. l- F, }1 _+ D8 }1 [, Y% B
从孩子9岁左右开始,孩子们需要有这个经历,自己制定目标或计划,并且去实现它。
. C8 H, O3 y' i" g对孩子来说,最大的价值是制定目标的时候,他们的学习能力会得到提高,他们会去制定各种方法,从而激发他们自我实现的快乐。
- J5 P5 s& x- u! I1 z, i. S8 W- k而完成目标计划的过程,也可以让父母观察到孩子的状态:他是否了解自己,从而能更有效的帮助他的成长。
+ B3 `/ y1 i0 _$ r6 D, a) Q1 a) A& L6 n
09有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: H7 ?4 }) l9 F5 L# w
人需要与自然界有着最亲密的关系,然而现在的生活对人们与自然接触的束缚却更多了。3 i& i! P( q) s! h: y
对于人这种生物来讲,接触大自然是特别重要的,这种亲密接触带给孩子的一是感知,感知大自然的生长与变换。二是责任,包括对动物和植物的责任。
) q/ k/ V! R! L7 u; s+ Y6 [孩子需要知道,人类,是需要对大自然负责任的。
) G" d3 w9 N1 V: u$ p- z
3 j- r5 Z+ E. Z( K; d. G" S) p1 s5 p1 q& i- O
10有一项喜欢的、坚持的体育项目
5 c! g6 B& T* ?7 X; b体育和艺术是人类发自内心的情感,也是人情绪的发泄方式之一。体育使父母和孩子有了更多非学习类话题,会增进亲子沟通,因此可以说,体育就是快乐的源泉,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,这件事包含了两层含义:
- W. a: E4 q9 Q b7 }9 @$ }① 孩子需要有喜欢看的体育项目,不一定他能做
4 D0 b+ B" E/ p- a5 Z世界上有一项东西,让你不花钱又心情特别愉悦的,就是体育。无论是奥运会、亚运会、锦标赛,甚至其他各项赛事……在观看比赛的时候,都会让你热血沸腾,体会到精神上的愉悦,对生活更加有期盼。但是这样的一些喜欢,都是从小的时候就培养的,这个是要从家庭里爸爸妈妈要去做的。9 z. x2 |) g* V2 U6 [0 w. Y
② 孩子需要有一项坚持的体育项目& N/ S; e& f0 q$ k9 b
坚持,是最能体现体育精神的。而一种坚持下来的体育项目,更是一种社交,体育可以让你交到非常多的兴趣相同的朋友,大家可以在一起玩耍,也会因此扩展孩子的社交面。所以,让孩子拥有喜欢或坚持的体育项目,应该是在孩子6-12岁时就去挖掘的。. r$ b$ I% V2 g4 \6 {" X6 x' W! ~3 p
5 a* u3 C! o4 [' n6 C11有定期参与的活动
( y! w7 h- r! u H( m" b有定期参与的活动,会帮助每个家庭建立自己的文化。7 d/ ]4 s* ?4 s0 Y; q: J+ f
对于孩子来说,每年定期参与一些的活动,就会变成每个家庭的文化,例如旅行、活动、比赛……这对于家庭来说特别重要。# z) {0 X7 q1 B/ ~7 A! D+ g6 b
为什么在小学阶段这么重要?因为孩子过完小学的6年就到了青春期,我们会发现,当孩子小的时候和他们有一些非学习的话题、非学习类的定期参与的活动,可以帮助孩子很好的度过在青春期期间和父母们胶着状态。+ k Z0 d9 t/ k% t9 Q" u$ Y( b& H* D
因此,有定期参与的活动,会成为家庭的文化,孩子也会知道生活中不仅仅有学习。
& I3 u( Z8 e* c& I7 ?
' \* K* Z6 J* _& F& J! t
5 N/ h5 p7 g2 D$ T! N+ R
12有自己的收藏
6 e; V7 k0 E+ s" W% E不管是收藏火柴皮、邮票、游戏卡、商标、芭比娃娃……收藏,能够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自己的爱好,建构自己的世界。5 p, k Q# S$ Q: q1 b/ g/ f
有自己的收藏,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知,我喜欢什么,在不断收集的过程中,也会建立孩子的目标感;
3 g4 l! w# x7 e" T当把自己的收藏展示给别人看的时候,也会让孩子有成就感;# T$ \) o5 q& \5 I% f: Z+ s
收藏还可以寻找生活中的乐趣,创造新鲜的话题,这些是孩子在6-12岁时需要有的,教给孩子、渗透给孩子该如何生活。
# G# E* F0 W r% ^2 N' }) n, x1 l6 x6 i6 e- K" ~
13有动手制作的经历& Z% s( b+ d' @) ~
孩子动手制作一个东西,锻炼的孩子的动手能力,更重要的是,孩子能够完成一个自己的作品,能够独立参与这样一个过程,这对于他成就感的满足是非常有价值的。
; z5 Y- G% O& ]; \
- h/ Q% G" Z1 K; D
0 ^9 D! P* s$ i* {- \* D& L- T, |" _14有接触社会的经历
( z1 f. ^5 l4 `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社会人,他们要面对的是整个社会。他们要在社会中认识自己,接触不同的人,不同的文化,会有自己的总结自己的感受。/ K$ q, B! \8 a5 i8 _8 L! I o
中国孩子只有一个身份,学生。孩子应该是社会人,然而我们的孩子接触社会的机会太少了。当他们真正踏入社会的时候会紧张,会不知道怎么办。% M; X# t; s7 E b% ?
孩子们需要真正体验向陌生人求助、问路、自己做预算、自己学习乘坐当地的公共交通,当然是在安全的前提下。9 L8 F* s6 c8 c5 S0 y
' O+ j" c5 C3 }* ?' B2 ?. b15有失败的经历
* |9 E- ^0 S E通过某些事件,让孩子面对失败,或者说让孩子有失败的感受,这样会让孩子对自我认知有反思。0 q" L* ]) w- C. x5 i! ~5 T4 s. U
有很多父母比孩子更接受不了失败,有时孩子面对失败时并没有太大的反应,但父母非常在意,经常最后逃掉的都是爸爸妈妈,这样的一种逃避,是孩子成长最大的障碍。
4 A- x* R6 c c: u c2 H# ~5 n- h$ H3 l9 k
16有拒绝或被拒绝的经历0 ~; N* O( q3 m- G+ X- Y
发现,父母特别害怕拒绝孩子,父母们会觉得:我怎么能拒绝他呢?我要让他自由的成长,拒绝他,孩子会不会觉得我不爱他?
3 d% ]- I% a5 B. Y" s9 E; U当孩子没有被拒绝的经历,他的人生是非常脆弱的。其实,是父母接受不了对孩子说“不”,当说“不”的时候,父母是非常难受的,所以他拒绝对孩子说“拒绝”。
- w- U5 g, G ]- M5 m如果12岁以前,都没有过被拒绝,当他以后逐渐离家庭的保护越来越远,他面对被拒绝时怎么办?
$ z/ n3 a% W3 |+ b另外,孩子也需要有体会说“不”的经历,如果我们的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机会说“不”,他也没有尊重自己的权利,有机会说不,勇敢的表达出来,说不的过程,逐渐体现自己价值的过程。, [3 q4 Z/ j& u3 c- \
2 i( }- T, `/ M- y: }3 Z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