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随着经济的发展,口腔疾病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,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发病率越来越高,因此加大口腔健康教育,加强人们对口腔的重视,具有重要的意义。我是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的一名医生,在日常看诊期间有不少家长跟我反映,觉得很冤枉,自己明明很少给孩子吃糖,怎么就龋齿了?在这里我想和各位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们说:“爱吃糖,又不好好刷牙,孩子是很容易患龋齿,但吃糖并不是导致龋齿的唯一因素。”
* E% S B2 }8 `1 Q4 M: ~
, q( d) E/ o* H* s
龋齿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慢性疾病,如遗传因素、牙齿发育结构、清洁不力、牙菌斑等都是诱因。另外,这个糖不一定特指蔗糖。像蛋糕、面包、面条、米饭等淀粉类食物,残留在口腔也会变成糖,最终被细菌分解成酸,酸会腐蚀牙齿,时间长了,就会形成龋齿。其实,孩子吃的食物中很多都含糖,像蛋糕、面包、米饭、面条等淀粉类食物,残留在牙齿上,就会转化成糖,最终被细菌分解成酸,腐蚀牙齿,形成龋齿。所以,孩子吃糖可以,但也是需要方法的,尽量选择粘性不强的甜食,一次性短时间吃完,不要分次长时间吃,减少糖分滞留牙齿的时间,并在吃完后及时漱口或刷牙。
# J0 Y/ h. x+ M, M& a. d
- ~; K8 a' L* w. | 当然,龋齿的致病因素还有很多,如遗传因素、牙齿发育结构、清洁度、牙菌斑等。有些孩子年龄小,不爱刷牙,家长也不愿费事给孩子刷,就用漱口来替代,但这样其实效果差强人意。刷牙是通过摩擦将附着在牙面上的牙垢和牙菌斑清除掉,单纯的漱口是起不到这种作用的。我们可以与孩子沟通,给孩子讲关于刷牙和龋齿的小故事,并陪同孩子一起刷牙等方法,使用卡通牙刷,培养孩子刷牙的兴趣,使孩子逐渐爱上刷牙。那么,乳牙早晚要换,坏了就坏了呗,这也是一部分家长的错误认知。我们人类一生有两副牙齿,一般5-6岁起乳牙开始脱落,恒牙萌出。但恒牙在萌出前的牙胚,是藏在乳牙牙根的下方的,它的萌出方向是需要乳牙牙根引导的,同时乳牙一旦龋坏,就会很快出现病变,当病变累积到乳牙根下的恒牙胚,会影响恒牙的发育和萌出。所以,预防乳牙龋齿很重要,一旦发现龋齿,应及时就医。
. N3 i5 X0 q" W) g( H/ _0 P/ A 好的卫生习惯要从儿时培养,每位家长都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,儿童牙病的认知同样也可以适用于成人,在教导孩子的同时家长们也要确保好好刷牙,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口健康的好牙。6 \. h! m! X% r3 d( @7 v$ A3 \# }
, H8 |& S+ ]/ n
|
|